去年年杪在台北參加倪匡科幻獎頒獎,現場有贈送與會者一本新雜誌——當月的《飲食》雜誌第三期(十一月號),封面主題是「危險的流行美食」,封面有一大張黑色背景照片,散落了一地難看的炸薯條,還沾了黏膩的蕃茄醬,醜陋得很。當下我根本不想翻閱,但我有個壞習慣——不丟書,所以我還是保存了下來。
    這本雜誌封面勾起了我不好的記憶——麥當勞或肯德基的炸薯條,剛炸好時像咬保麗龍,冷了之後又垂頭喪氣軟趴趴的,咬起來味同嚼蠟。如果封面要傳達的是「危險」,那麼他們是成功了——危險得令人畏於啟頁。

    結果我將這本雜誌帶回馬來西亞,放在客廳,再到寫作的書桌,再到辦公室,輾轉3/4年,我才在某日不小心打開來試閱。這下可好,驚為天人,裏頭的文章可真是好哇!我一字不漏,連照片說明、版權頁和廣告文案也不放過,花了幾天讀完所有文字!
    雜誌中有談新潟木桶飯、河豚、酢、茶食,還有廚師私人生活、巴黎咖啡店、山城小鎮等包羅萬象的「食文」,行文親切,敘述誠懇,絕少時下寫食名人的煽情和矯情,讀之,如沐春風。
    昨天讀完所有文章後,莫名的有些慍意,要不是封面的障礙,我早在3/4年前就可以讀到這些好文章了。尤其是劉克襄的<蕨菜>、焦桐的<半徑十五公里>(後來才注意到是該雜誌創辦人),文中對食物記憶的追尋,讀起來很有臨場感,竟能在空無中發生味覺。
    這麼多好文章,為何我沒在一開始發覺呢?回想當我打開該書隨性翻看時,覺得整個感覺不對味(或許封面已經令我先入為主了),所以就沒繼續讀下去的打算。此時我不禁在想,當我們翻開一本書時,我們會先注意什麼呢?會馬上先閱讀文字嗎?
    我會依序看封面整體感覺、標題、副題、封面文案、封底文案(如果有)目錄、序文(如果有),最後才試閱內容。
想起日本書籍裝裱高手杉浦康平曾在《造型的誕生》說道,封面彷若書的臉孔,臉的感覺決定了它吸不吸引人起意去讀它(一如有些人很有親切感,人們會自動去親近他),書翻開後就有若河流流動、有如在路途中觀看風景,這種「流動感」很重要,事實上也是我在寫作時會注意的部分。
    我也想起,市面上許多飲食書籍,哪一些能令人忍不住翻閱,甚至買下來(即使回家後放在書架封塵),有的取勝於一句文案、一個標題、一個設計或一張圖。或許有人會說:那豈不是重包裝甚於內容?否也,內容十分重要,內容是書的靈魂,但如果沒有吸引人的外表,又如何能令更多人去認識那麼美的內容?
    《飲食》是一本以藝文為主的「食文」雜誌,我已經認識它的靈魂之美,可以忽視它的外在,但我衷心希望有更多人能認識它。
    下個月去台北,我會去買一本。

延伸網址 http://www.2-fishes.com/888.htm
其實有好幾期的封面都挺不錯,錯只錯在我人居台灣之外,無緣認識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