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回想決定要寫《北京滅亡》,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,那年是牙醫系大五。

    接著,我到「中央圖書館」(現已改名「國家圖書館」)去翻查古籍,將所有資料複印下來反覆閱讀、畫缐、標點、整理,然後努力去消化之,務求做到前後貫通,才能理出整件事的脈絡。

    我將所有資料收在一個文件夾中,在醫院實習時也帶在身邊,好在午休時翻看,一有任何想法就註記下來。



這本就是北京災變的資料夾。

    當時最缺的是一份詳細的地圖——北京城圖,好不容易在中央圖書館找到一本北京歷代城圖《北京歷史地圖集》,我將資料上的所有地名列出,又在央圖印來的明代北京城圖一點一點搜尋地名,找到了就註明、打勾,但仍不符需求,因為資料中有許多路名、胡同名、區名、城門名,在那張地圖中都找不齊全。

    後來才知道,明朝資料中的許多城門名都不是官方名稱,而是繼承自元朝的名稱,民間已經用慣了,連奏章中都那麼用。比如文獻中不斷提到的「后宰門」或「後宰門」,原來是「厚載門」的諧音字,而「厚載門」其實是元代官方名,明代已改為「玄武門」(「玄武」屬北,所以是北門名稱),所以在官方地圖上才一直找不到「后宰門」。

    我在《北京滅亡》書末「參考文獻」中有提及一本謝敏德所著的《北平:九重門內的宮闕》,就是它讓我弄清官方名稱和俗名的問題,後來在對照事件地點時,才不會陷入五里霧中。

    我在《北京滅亡》的「地圖解說」中列出的城門名稱就有兩套,括弧中的就是民間俗名也是元代官方名。

    但有些更細地名還是找不到,直到我某次逛光華商場時,在常去的賣大陸書的「古文書店」找到一套《明清北京城圖》,當場熱血沸騰,當時心想真是福至心靈,心中渴求的資料竟在希望得到沒多久就迸出來了!真是萬分感激老闆娘去大陸進貨時挑了這套地圖!

    有了這幅地圖後,只能說是如虎添翼、水到渠成、迎刃而解,所有準備工夫可說是完備了,第一道難題解決,才能夠走接下來的路。

    該地圖十分巨大,詳細得很,所有地名中,只有一處學堂的位置至今仍找不到,其他全都標清楚了位置,至此,我才能分析爆炸中心、範圍,以及每個被記錄下來的事件的位置(見書中「地圖解說」),才能從物理學上去理解爆炸後的衝擊波是如何推進。



夠大吧!

    我有一位親戚在外國專門製造火箭推進器,對流體力學而言是專家,在《北京滅亡》得獎後,我才有機會向他請教爆炸的物理學,尤其是要證明北京災變中被目擊的「蕈狀雲」並非原子彈爆炸的專利,而是只要是爆炸就有可能產生。他說沒錯,且原子彈爆炸的模式不同,跟許多飛彈一樣,並非如一般人以為的觸地爆炸,而是在目標上空爆炸,以求達到更大的殺傷範圍。

    我再向他確認一些流體力學上的問題,才放心在書中沒寫錯。

    如今回頭翻閱過去搜來的資料,依然不勝唏噓,當年的熱情和甘苦,箇中冷暖真是如人飲水,不過幸運的是這股熱情有了回報,而且是甜蜜的果實。
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