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早在決定《北京滅亡》這個名字之前,在以這個形式寫作之前,這個明末北京災變的故事極可能以另一種風貌出現。

    我在一九九八年動筆寫《北京滅亡》,那年我大學畢業,早在這之前,我曾以一系列故事的形式構想「北京災變」這個主題該如何呈現……主角從未來世界來到明末北京,成為出家人,法號正思、自號鴆思,這個概念是一早確定的;他滿胸忿恨,因而自號鴆思,後來從學佛之中消除恨意,改回「正思」,也是一早就定好的主線。

    當時,我為這個故事取名《大明妖僧鴆思》。

    從當年留下的筆記中,我看見自己為《大明妖僧鴆思》擬了六篇故事:(一)煙雲譜(二)鴆酒歌(三)遷花曲(四)彈劍歌(五)孤蕂調(六)何滿子。其中有北京災變、舌戰利馬竇、患上天花、與奧米加對峙,最後消除恨意,與地球聯邦合作拯救未來。

    我不記得這是何年何月留下的筆記,這張筆記後面有一些上課筆記(下圖),好像是免疫學的內容,所以可能是大四時的構想,距寫下來還有兩年。



1997?年小說筆記後面的上課筆記,是免疫學嗎?


    待我真想參加皇冠大眾小說獎時,我知道故事必須一部完結,於是另起爐灶,在兩年中構想出更複雜的情節,而且,還要另想名稱。

    我想過仍用《大明妖僧鴆思》,或稱《皇城巨雲》,想想這些名字挺俗的,又想到《京華煙雲》,那不就變成林語堂先生的名著了?本想這樣也挺有趣,但對書的名聲不佳,所以也沒採用。

    《北京滅亡》這名稱是神來之筆,也不怕大陸方面不爽,因為內容發生在一六二六年,馬克思還不存在呢。

    正式寫作時,整個故事重新構思,務求「一集完」,所以放棄了一些原始的構想,比如當時沒空間寫入「舌戰利馬竇」情節,後來真正寫續集時一直想寫,最終也與主題不合而放棄。

    正因為放棄,才有後來「滅亡三部曲」更宏觀的故事。


 
1998年的概念圖,當時已決定正思是藍眼睛,不過是位胖大和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